一位只愿守護史前文明的蒙古男紙
[ 發布時間:2020-12-16 16:22:50 | 作者: | 來源:微信公眾號]
他叫于明明,工作室開在中福古玩城二樓,他的蒙古名字達里?,是一名內蒙古地地道道的牧民,從小讀書放羊,穿梭于大山曠野之間,在祭壇和大山間見到古人遺棄的生產生活用具。
在那個貧困的年代成了他最好的玩具,有古人生活彩陶小罐,有古人耕種的石器,?碾米的磨盤,有做衣服的骨針骨器,裝飾的小玉件,打獵用的瑪瑙箭鏃,分割肉類的瑪瑙刀………這些史前遺物伴他度過最美好的童年時光。
畢業進入阿里巴巴工作,那年淘寶支付寶上線,拿到了早期原始股,那顆喜歡史前玉石器的心再次點燃,07年來到上海,開始大量收集內蒙古地區史前玉石器,不計成本,不求回報。
在上海的收藏工作室已經成立了13年了,風風雨雨從未停歇兩地的穿越,在2019年正式加入上海市文物行業協會,在正規收藏的路上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燈塔,對于史前玉石的系統保護得到了更多的技術支持,問他未來這些東西怎么辦,他說沒想過那么遠,現在不收集很多玉石器都被人為損壞。
他見到最可惜的一件事就是一個大型史前制玉部落遺址被徹底工業破壞,地上幾噸的玉石和無數的做玉瑪瑙工具、陶坨輪被開采山石的老板粉碎賣給了公路工地,變成了路基石,一年后他知道了此事他流著眼淚花了半個月把那些僥幸沒有被粉碎的做玉工具整理分類,現在他的目標就是每天不斷的奔波尋找,收集,整理,歸類,保存他更像一個倉庫管理員,為了他的初心,行走在史前文明遺物保護的路上,愿他能夠堅持下去,在上海中福古玩城這個國際平臺讓世界人民知道中華文明曙光照耀世界八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