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恒斌:狂熱不懈的字畫之路
[ 發布時間:2016-11-01 11:34:00 | 作者: | 來源:中國書畫網? ]
?
眼前的魏老師,身著一件普通的灰色T恤衫,簡單樸素的西褲,看上去顯得很精神,只是這明顯和 “當代書圣”的身份不相符,甚與當今頻繁在公眾面前現身的、那些光彩照人的、冠以各種頭銜的某些藝術大師們相比,他簡直有點“太樸素了”。
年近七旬的魏老師,比其他書畫家多了幾分沉穩和深沉,隨和得近乎謙恭的笑容,以及他和記者侃侃而談的舉止,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當記者讀出一連串的魏恒斌的稱謂并尊稱其“魏老”時,魏恒斌笑了笑,隨即打斷了記者的話語,擺了擺手說:“我雖然獲得了眾多的榮譽,但還是一個普通的人民書畫家,寫好字、畫好畫,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書畫珍寶,才是我的夙愿?!?/span>
在和魏恒斌交流的時候,我們才真正感覺到,他對于書法藝術的熱愛,并非簡單地局限于對書法結體、書寫技巧或字形的駕馭和理解,而是對書法所孕育的文化、道德、精神以及人生感悟的一種近乎癡狂的追求。
因此,他的書法,絕對不僅僅是誕生于手腕和毛筆下的平面的字形,而是他數十年人生積淀帶來的獨特的并且滲透于靈魂深處的情感與線條的對話,是一種在極致的藝術境界中,今人和古人超越時空和歷史的照會所幻化出的一個個帶有藝術氣息的生命體。
在魏恒斌一生對書法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創新過程中,他到底經歷了怎樣的辛酸、孤獨和痛苦,而最終名震中外、舉世矚目的呢?沿著他的書法歷程,我們走進了他的人生。
年少艱辛求索步入仕途
魏恒斌是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宗親,被譽為“千秋金鑒”的大唐貞觀名相魏征的后裔,其家族人才眾多,學識深厚淵博。他的祖父魏景殿因能醫善文而名震數百里。其伯父魏國民在當地有名的私塾教師,書法造詣很深,魏恒斌從三歲就開始跟隨三伯父學習書法,且表現出了一個三歲孩子驚人的學習熱情和喜好。
隨著魏恒斌祖母方氏的去世,整個家族慢慢走向了破落。魏恒斌的父親有5兄弟,他父親12歲時就承擔起大家庭的重任,種田、砍柴、放牛,送三伯父念書。
“我父親18歲那年結的婚,婚后不久,祖父因悲傷過度,導致精神失常,我們無法在家生活下去,只好搬家,前后連續搬了7次家,我們8個兄弟姐妹都不是在一個地方出生的,直到解放前,我6歲的時候,我們才搬回了老家去住,在搬家過程中,我失去了兩個兄弟和7位親人。沒人能夠理解我們那時生活的艱辛?!蔽豪蠋熞荒樀哪?。
家庭的貧困并沒有打斷魏恒斌對書畫的喜愛。由于家里買不起燈油,魏恒斌就經常用松節油去當燈照明,練習書法;買不起紙墨,就用樹枝和筷子在地上寫,“那時的我,不渴求吃得飽、穿得暖,只想能擁有一支毛筆和幾張毛邊紙?!?/span>
由于魏恒斌長期在晚上用松節油點燈熬夜練習書法,他的眼睛視力在缺少光明和被松節油燈冒出的濃煙熏烤下逐漸變差,到高中畢業時,視力由1.5降到了0.2,直到現在,雙眼雖然動了復明手術,但一旦長時間忙于創作的話,眼睛就會疼痛難忍。
憑借著聰明的智慧和一手好字,魏恒斌在上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就小有名氣,上小學一、二年級時,過春節就給鄰居寫春聯。1952年春節給一戶姓劉的人家寫春聯,劉大伯給了他2元錢(當時是2萬元),魏恒斌用這錢全部買了筆墨,父母知道后高興極了,鼓勵他繼續努力。
1963年,20歲的魏恒斌高中畢業參加高考,因失誤而沒有考上。回到農村后,白天參加集體勞動,晚上對社員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每晚11點以后回家。他一邊復習功課,一邊練習書法,經常到凌晨四、五點才上床休息。這樣,他的視力更差。
1965年,對于魏恒斌來說,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那年的高考,魏恒斌第一志愿報考湖南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荚嚱Y束后,魏恒斌就回到家里繼續一邊支教一邊練習書法,等待高招錄取通知書,就是這個“錄取通知書”發生了一件讓他難以忘懷的事。
“那時,魏恒斌在家里左等右等就是沒有等到錄取通知書。直到8月30日早晨7點多,魏恒斌正挑著一擔土灰上地里種蕎麥,他的一位侄孫女急匆匆地從30多華里的外縣趕來,把錄取通知書遞到了魏恒斌的手中,萬分激動地說“好多人圍著看一張東西,我也摻合著去看,一見魏恒斌三個字,就知道是叔公的。離入校報名注冊日期只有兩天了,所以沒天亮就跑過來了!”
湖南師大是 9月1日開學,報名截止時間是8月31日。時間如此緊促怎么辦?魏恒斌家里人兵分幾路,有的賣糧辦遷移戶口,有點湊學費當天就急匆匆地往學校趕。8月31日下午5時,到了學校,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涯。
學校每月只發13塊錢,生活費12元,零花僅1元,真讓魏恒斌捉襟見肘。無錢買筆墨,就把同學、朋友寄來的信紙,翻來覆去練字,用5分錢一支的毛筆蘸著水在玻璃板上寫,用棍子在砂盤中練腕力,用指頭在自己膝蓋上練筆韻,用筷子和鋼筆殼當毛筆使……
他一邊苦練書法,一邊加強書法理論學習和修養,如饑似渴地學習書法理論。他利用政教系辦《紅日》板報的良機,把出黑板報、寫毛筆字作為自己大學課余生活最豐富的時光。
半年的大學實練,使魏恒斌的書法有了長足的進步,很快成了學校的“名人”,“不止是我們系,其他系要出黑板報或者寫什么東西時,也都請我過去幫忙。雖然很累,但是很充實,也很開心。”魏恒斌說。
1966年的春節,魏恒斌沒有回家過年。因為湊不齊一元四角錢的路費,于是他就留在了學校,整個寒假他都在圖書館里埋頭學哲學,攻《黃庭堅書譜》和各種書論,擠時間苦練書畫。在萬家團圓的除夕之夜,魏恒斌想家了,但他一頭扎在圖書館里練習書法,他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淚。
四年的大學生活,給魏恒斌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最難忘的事情是1967年給學校書寫毛主席語錄牌,辦“毛主席光輝形象敬仰館”和“新針療法學習班”。學校80%的語錄牌都是他書寫的,“毛主席光輝形象敬仰館”三個大館的展覽圖片解說詞,是魏恒斌用楷、行、隸三種書體書寫的。其間,他還為拜師者書寫范本1萬多份。那時,他的墨跡已經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和港、澳地區,以及新、馬、泰和美、英、巴西等國。主動協助廣州軍區在師大舉辦了4期“新針療法”學習班,不僅為學校和社會培養了一批義務新針療法骨干,而且他自己又多了一技之長,為后來服務社會和群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69年,魏恒斌從湖南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畢業后先到湘西鳳凰搞教育革命調查。當他到達鳳凰時,正值建國20周年大慶,魏恒斌幫助縣政府把整個鳳凰城寫了個滿街紅,一時間前來求字拜師者絡繹不絕。他一邊工作,一邊給一中師生上書法課,辦社會書法愛好者學習班。整天忙忙碌碌,過得很充實,渾身是勁。
1970年8月,魏恒斌分配到新邵縣工作。他領著17位來自全國各高校的畢業生到縣“四向辦”,報到后一起進“縣五七干?!卞憻挘坏揭粋€月就上三線,修湘黔枝柳鐵路。在鐵路建設中,魏恒斌寫文章,辦《鐵路戰報》,名震整個鐵路建設戰線,被評為三線建設英雄。
1972年4月,歸隊到新邵縣一中任教政治課。他充分利用課余時間教學生書法,深受師生愛戴。
之后,魏恒斌曾任中共湖南新邵縣委辦公室第一副主任、縣八屆人大常務委員、區委副書記兼寺門前鄉黨委書記。1983年底,調任中共邵陽市委政策研究室第一副主任,被中共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聯合授予先進秘書工作者。1991年調任中共邵陽市委宣傳部任副部長兼市委講師團主任。
走入仕途的魏恒斌并沒有因此而耽誤自己的書畫創作,除了出色完成工作任務之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搞書畫創作。就連一家三代7口人同住18平米房子的歲月里,他大多是深夜獨自在辦公室練習書畫,從不懈怠。在任中共邵陽市委政策研究室第一副主任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期間,他主編《村級經濟概論》、《政治經濟學概要》,為市委決策服務。主辦《邵陽工作》、《廉政簡報》,為邵陽市的經濟發展和廉政建設做出貢獻,為學習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盡職盡責。還主編了《大潮風流》大型改革報告文學集,《輝煌的邵陽》、《邵陽宣傳》、《邵陽五十年》和《改革之路》等系列叢書。
魏恒斌在從政期間,曾兼《中國書畫藝術百科全書》編委、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邵陽市書協副主席和市社科聯副主席,世界華人藝術交流協會副主席,中國名人名家協會副主席,國際中國書協和美協副主席,《發現》雜志和中國名家書畫展示中心副理事長,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國家人事部書畫人才研修中心一級藝委,中國書協和美協會員等40多職。
篤學勵志成就人生
60多年來堅忍不拔地對書法藝術的執著追求,使魏恒斌的書法藝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魏恒斌書法行筆多走中鋒,運筆沉穩精到,速度的快慢、節律的緩急、墨韻的變化是隨心而動,應機生發,或放或收,讓人看得清清楚楚。
魏恒斌的臨池與筆耕,篆、隸、楷、行、草兼擅,秉承傳統但不囿于傳統,他勤于練習,又善于思考。能盡百家之美,博眾家之長,融成一家之奇,納無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意于傳統之外。
他的行楷形體端莊森嚴,筆力遒婉,氣勢雄偉,蒼勁中見奇崛,奔放中見精神,既有唐楷的酣暢,又有魏碑的險絕,豐富了楷書的筆墨韻致,反古生新,醒人耳目,往往令人嘆為觀止。
他的行書,筆法墨法厚實圓融,中宮緊湊,筆力外張,左右逢源,使轉靈便,筆有蓄力之勢,墨有旁沈之跡。枯崛與飄逸相濟,遒勁與灑脫互見,“力屈萬夫,韻高千古”,猶如“東風出秀,明月入懷,”給人以無比欣悅的藝術享受。
他的隸書,取法于《曹全》、《乙瑛》、《張遷》諸碑,書勢肅穆,風韻典雅,造型多姿,氣韻生動超逸。
他的草書,有王羲之龍躍天門的跌宕騰躍,有張旭、懷素風馳電掣般地回旋飛動,有董其昌清高逸遠的瀟灑神韻。
他的篆書,師承鄧石如,筆畫線條渾樸自然,結實壯美多姿,字體整齊而純樸。他的刻字作品,刀工精細,氣勢磅礴,流暢宏靈。他的山水花鳥畫作,用筆生動,氣度寬宏,揮灑自如。
總之,魏恒斌的作品,是他在60多年孜孜不倦刻苦磨練和感悟中,在無拘無束的揮毫用筆中,使自己的主觀意識得以淋漓盡致的宣泄和表達,充分展示了他鮮明的個性、深厚的文化底蘊而形成的獨特風格,賦予觀眾無比廣闊的聯想空間和無限美的享受。
?? 他初學柳體,繼習顏字,由此上追二王,下研黃庭堅、米南宮,同時,又在學懷素、歐陽詢、黃自元等書體上下了許多功夫。他既攻帖學,又攻碑學,于魏碑研習最力。可以說遍學百家,從中汲取中國書法的精華,自成一家。
幾千年來,從晉朝王羲之到唐朝顏真卿,至宋朝蘇東坡,形成了書法藝術三座高峰。繼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王羲之)之后而有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顏真卿),到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詩帖》(蘇東坡)三大行書,自然有其積淀、發展和成型的歷史軌跡,作者無力從深層次去考究和評價,然而由國際文化出版社出版的《魏恒斌行書字帖》,其中所書的《岳陽樓記》、《陋室銘》、《滕王閣序》卻是由魏恒斌親手所書并擺在當今社會和世人眼前、活生生的天下第四行書,或許可以稱作魏恒斌先生為中國書法樹立了第四座行書書法高峰。
當我們翻開魏恒斌書寫的字帖時,看到上面的字飄飄灑灑、行云流水、大氣霸氣、老辣獨到。讓人們從中可以看見王羲之字的神韻,顏真卿字的氣勢,柳公權字的風骨,黃庭堅字的瀟灑,米芾字的剛勁,懷素字的奔放,何紹基字的奇崛,歐陽詢字的俊秀,黃自元字的飄逸。讓人觀之如澆瀑布之淋漓,品之如飲甘露之舒暢;那精細、那氣度、那宏靈、那滋味,讓人如食滿漢全席、如親四美秀色。
2005年秋,在北京大學一次書法藝術研討會上,一向對魏恒斌書法極為贊賞的博士生導師肖琛對出席會議的博士生、研究生說:“在你們面前擺了兩本書法字帖,一本是古代王羲之的《蘭亭序》,一本是當代《魏恒斌行書字帖》,你們認真地看一看,對比一下,你喜歡哪一本字帖,就投其一票?!睖y驗的結果,有2/3的參會者投了魏恒斌的票。幾乎是在同一時期,美國哈弗大學、日本東京大學和韓國人文大學藝術學院的博導們也進行了同樣的測試。相距萬里、遠隔重洋的不同名校,測試的結果卻是驚人的相似。
2006年10月1日,經中國策劃年鑒評審委員會推薦、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局批準,魏恒斌正式注冊為“當代書圣”,成為中國十大注冊品牌人物之一。
魏恒斌的字畫曾受到張汀、張世簡、李鐸、佟偉、谷向陽、郭亞軍、王琪、何建國、鄒德忠、顏家龍、吳沫淳、朱守道、周宏興等眾多書畫名家的高度贊賞。美國哈弗大學教授蕭明艱先生多次致信魏恒斌:“魏君書法,勁秀雅致、天才與力學、神韻自然、繼往開來、俱見功夫,真可謂力屈萬夫、韻高千古,至為欽佩。”
中央黨校原教務長、博士生導師王瑞璞說:“魏君書法很有個性和時代感,越看越有勁,確實是一枝艷麗的常開不謝的鮮花?!?/span>
北大博士生導師肖琛對魏恒斌書法倍加贊賞:“多年前我就十分欣賞魏恒斌的書法,我把他的書法字帖一年四季擺放在客廳的案桌上,把他的作品用北京最好的裝裱材料裝好后掛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讓所有的客人感受恒斌書法藝術的熏陶。他的書法作品實在太好了,令人神往,完全可以與王羲之相媲美?!?/span>
魏恒斌書畫作品先后在中國軍博館、全國政協禮堂、人民大會堂、港澳臺、東南亞各國、西歐數國以及韓國、巴西、日本、加拿大、美國數度紅火展出并取得巨大的成功。他的作品在國內外報刊雜志上發表1000余件,已有36幅作品在“世界首屆書畫藝術大賽”、“世界當代著名書畫家精品展”、“第三屆世界華人書畫藝術大獎賽”、“第30屆國際書道聯盟展”、“《祖國頌》中國書畫大展賽”、“中歐文化藝術交流展”等中外大獎賽中獲金獎。
在魏恒斌的書畫生涯中,他先后被授予“中國德藝雙馨金獎藝術家”、“中國書畫藝壇名師”、“中歐文化大使”、“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中國慈善大使”、“中國文化名人”等多個榮譽稱號。他的作品和傳記被收錄《國際現代書畫篆刻字大辭典》、《20世紀中外書畫名人大辭典》、《世界當代人才庫》、《中國書法家選集》、《中國歷代書畫名家大辭典》、《中國硬筆書法大典》和《中國刻字大觀》等300多部大型辭書和專著。
四川李白碑林、大足碑林,山東濰坊和浙江雁蕩山國際文化碑林,江西三清山,中國少林寺,河南嵖岈山,湖南常德詩墻以及韓國漢城碑林等大型名勝,碑林都有魏恒斌力作勒石。中國許多報刊、電視臺、網絡以及美國洛杉磯熊貓電視臺,均以大篇幅宣傳報道了魏恒斌的書畫業績。
60多年過去了,由于經常熬夜寫字畫畫,長期積勞成疾,魏恒斌的心臟經常超負荷運轉,加之本來心臟就不好,在他的臥房和書房放著很多藥,“人老了,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不是這痛就是那痛,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活潑亂跑的小伙子嘍?!?/span>
在和記者談起當前中國書法界的一些現狀和發展趨勢時,魏恒斌談了談自己的看法?!爱斀駮ń缰v求創新,以創得新,用創融新,這是非常好的。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業內也出現了比較浮躁的一面。有些人表現出急功近利,還沒有真正領悟到書法藝術的精髓,就急著把自己裝點成某某家,就急著開畫展,并借此賣畫賺錢。這對于研究書法是很不利的?!?
“書法是一種藝術,而不是商品,是去讓人們欣賞的精神食糧,不是社會交易的砝碼,它是無法用金錢和物質去衡量的。好的作品,除了要表達自己的性格、情感之外,同時要服務于社會,要盡量讓人家接受、喜愛,如果人家都不接受,書法就沒有意思了。”魏恒斌說,“只有把書法真正充實和融入到社會中去,讓它貼近民眾,服務百姓,那么書法才能有頑強的生命力,才能根深葉茂,永放中華名族之光。”????????
魏恒斌一貫主張書法愛好者先從練習寫大字開始,“大字是最難寫的,如果能把大字寫好了,寫好小字就不難了?!睉撿o下心來把基礎打好,要在傳統的基礎上加強自己的修養,包括道德的修養以及文學的修養,力爭人品和字品的統一,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書法家。
對于人生,魏恒斌感悟良久,“心靜者高,高者俯瞰世界;心和者仁,仁者包容萬物;心慈者深,深者淡定人生;心慧者愛,愛者笑對每天?!边@是他對人生感悟的總結?!白鋈酥饕切膽B,心態放穩了,做任何事情都不會打亂你的心?!?/span>
魏恒斌說,人要學吃苦、能吃苦、敢吃苦,“一個人若要往上爬,就得要吃苦,要流汗,經得起挫折的考驗。只有這樣當成功之日回眸往事時,就會感到無論流多少汗,吃多少苦,經受多少磨難,都是值得的,平生無悔。”
拉二胡、彈鋼琴、吹笛子是魏恒斌閑暇時最喜歡做的事情,“這不僅可以自己得到很好的休息,更重要的是陶冶了個人的情操,能讓我的心態放得更穩。”最讓他熱衷的還是種菜。自1986年開始,利用空暇時間,整點閑地種蔬菜,不忘盤中餐來之的不易。”
“我是農民出身,是一步一步從泥土里走出來的,即使走到現在,我對于土地還是有種特殊的感情,雖然離開家鄉很久了,可是我依然眷戀著家鄉泥土的清香?!蔽汉惚笊钣懈杏|地說。
談起未來,魏恒斌沒有說太多,只是表示會繼續在書法藝術這條路上走下去,“生命不息,奮斗不止。養天地正氣,法古今賢人。古往今來的著名書法藝術家都是我的老師,我還要好好的去研習?!?/span>
淳樸的話語、堅定的眼神,或許從魏恒斌身上讀懂了更多的東西,讓我們共同祝愿魏恒斌大師在書法藝術這條道路上越走越好,也共同期待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示于公眾面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