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師到大師”高端藝術品品鑒會主題揭秘——“達摩真諦”、“尚凡小琢”、“掌上絲路”、“翠地春曉”
[ 發布時間:2016-12-31 11:11:08 | 作者: | 來源:中福古玩城? ]
?
《禮記·玉藻》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離身。?
?
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比德焉,玉表面溫潤晶瑩,望之含蓄內斂,近之如沐春風,內質堅貞靜定,可碎不可裂。君子之風,不求人贊,唯求自身心安。愿世人常懷君子之道,守候心靈之地。許慎《說文》有云:“之美有五德者,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即是說將儒家思想中“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理念與玉的天然物理性能相比附,于是出現了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
自然界的白玉、翡翠、壽山石、竹子、礦物等都是自然界賜予我們的珍貴遺產,但仍需經過藝術家的再創造,才能達到人文的藝術境界,這次從大師到大師的品鑒會,就是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拜大自然為師,也是一種結緣的過程。
中福古玩城作為海派玉雕人才的匯聚之地,可謂是上海灘玉雕藝術的聚寶盆。?在29日開幕的“從大師到大師”高端藝術品品鑒會中,“尚凡小琢”、“掌上絲路”、“翠地春曉”等主題板塊將為您呈現顏桂明、高毅進、吳灶發、程東海等諸位工藝美術大師的創作佳品。
顏桂明,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玉石雕刻藝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從事玉雕創作30余年,在中國玉雕界中被譽為“四大天王”之一和“羅漢三杰” 之一。
配圖:顏桂明大師作品《忠孝節義》
選用白潤的和田玉、深綠的碧玉、漆黑如墨的墨玉和紅艷的桂林雞血石為雕刻材質,希望利用它們各自不同的材質特性、色彩產生視覺差,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高毅進,1964年出生,揚州市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市級‘非遺’項目”揚州玉雕代表性傳承人,自1980年從事玉雕制作設計以來,刻苦鉆研,擅長玉器器皿、仿古、走獸、雜件的設計制作,青玉作品《百壽如意》曾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國家珍品金杯獎。
配圖:吳灶發大師作品《丹鳳朝陽》
吳灶發,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1977年出生于江西婺源,2004年在上海創立“尚凡玉舍”玉雕工作室。其玉雕創作常以田園生活中的珍禽走獸、山野田林間的花鳥魚蟲為題材,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為現代花鳥玉雕藝術開拓出新的天地。
程東海,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擅于利用五彩奇石的形狀和天然紋理,施展高超的雕刻技。其創作的壽山石雕作品《達摩之真諦》在2004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上,榮獲了特別金獎,贏得篆刻大師韓天衡在這件壽山石雕中的精品上欣然命刀:“達摩之真諦,程東海佳作,韓天衡謹題”,成為兩位大師聯手的雙絕作品。
配圖:程東海大師、韓天衡大師聯手作品《達摩之真諦》
說道韓天衡大師,那可是滬上藝壇的泰斗級人物。本次品鑒會您也將有幸在“達摩真諦”主題板塊中親眼見到韓天衡大師的作品。
韓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蘇州人,號豆廬、近墨者、味閑,堂號百樂齋。自幼好金石書畫。師從方介堪、方去疾、馬公愚、陸維釗、謝稚柳、陸儼少諸家。擅行草、篆書及篆刻,國畫以花鳥為主。中國篆刻藝術家、國畫大師、書法家、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為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專家”。
本次高端藝術品品鑒會不但是一場不同凡響的中國傳統文化體驗之旅,?更是一秒提升bigger的升級之旅!
圍繞著“達摩真諦”、“念硯不忘”、“天地和諧”、“泥繪古今”、“花開見佛”、“紙上靈秀”、“尚凡小琢”、“掌上絲路”、“翠地春曉”、“盞影宋夢”、“筆筆生輝”、 “多瓷多彩”、 “核中乾坤”等10幾個主題展開;參展作品的藝術家大師分別有心澄法師、尤戟、甘永川、蘇小松、李平、李華、李俊、吳灶發、陳時洪、陳國良、陳佩秋、陳彬、周敏、高毅進、曹遠華、黃建紅、梁金凌、韓天衡、程東海、溫作平、謝稚柳、鮑鶯、顏桂明等,均為國內外享有盛譽的藝術大家。通過這些大師的藝術再創造,將玉器、翡翠、字畫、篆刻、硯臺、瓷器、制筆、石雕、核雕等藝術品表現得淋漓盡致。多位藝術大師蒞臨活動現場為來賓詳細介紹及講解其作品的文化內涵,為藝術的傳承和發展獻上真摯的熱情。
?
活動期間憑劵參觀,每張參觀券價值200元,券票采用聯票,憑票可連續5天入場觀摩互動。
這次跨年活動是中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年終歲末的壓軸大戲,活動至2017年1月2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