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古硯天下奇 紫花夜半吐虹霓
[ 發布時間:2017-04-02 12:23:39 | 作者: | 來源:中福古玩城 ]
?
位于中福古玩城A座一樓1D-50“云泓齋”,2006年3月28日正式開業,是一家專營端硯的藝術品商店,今年與中福古玩城同慶十周歲。歷經十載辛勤耕耘,齋主張學華老師的端硯收藏在上海灘上可謂執牛耳也,赫赫之名遠播四方,在端州當地也具有非常的影響力。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就在上個月,張老師的第二家新店也在中福古玩城A座低調開業,假座1C-07,相信愛好收藏的朋友們已經通過我們領略過新店的清雅風范。新店以經營文房雅器及瓷器為主,包括水盂、筆洗、印章等,只輔以少量硯臺精品,而更多名家名硯則藏身老店1D-50。
端硯歷史悠久,最初產于唐代初期的端州(今廣東肇慶)故而得名,列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與甘肅洮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宋朝著名詩人張九成曾賦詩贊道:“端溪古硯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span>
端硯石的主要出產地位于現廣東省肇慶市東部的爛柯山和肇慶市七星巖北面(西起小湘峽,東至鼎湖山)的北嶺山一帶,石質優良,細膩潤澤,古來已十分名貴,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巖三地之硯石為最佳。當代,更因幾大名坑硯材枯竭,造成名坑逐漸“封坑”,特別是老坑已封坑多年,無石可采。齊白石造訪肇慶后曾發出“賣房賣地唯老坑石不可賣的”感慨。自2000年開始,由于坑道閉塞、塌方和政府保護等多重原因,所有坑口因封坑禁采而停止開采,如今流入市場的大都是從前開采的硯石,導致所有名坑包括老坑、麻子坑、坑仔巖、梅花坑、綠端坑與宋坑的原料越來越珍貴,身價扶搖直上。
硯資源日漸稀少,故老坑石所制硯臺收藏價值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民間硯臺之做工常受限于品味不高,即使有方難得的好石,經庸工俗手一雕,即為廢品,令人憐惜不己,雖愛其石,卻實難為收藏所用。不少追硯之人孜孜以求一方好石,卻難有佳遇,是為心結。這在“云泓齋”則不是煩惱,張老師擁有諸方好硯,名家名硯不鮮,近現代工藝美術界的大師作品匯聚一室,包括海上名家楊留海老師及出身于端硯制作“四大名家”之一羅氏家族的羅耀大師等的鼎力之作。端硯雕刻名家的作品,匠心獨運,常利用石料之天然石質、石形、石色與石紋,因材施藝,雕刻相應之造型,可渾厚、可秀凌、可樸茂、可簡練,賦予美石或精巧靈動或古樸靜穆或典正秀婉的藝術風格,能大大提升原石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張老師也深諳“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之道。浸淫收藏界二十余個春秋,于耳濡目染間,采擷奇石之靈韻,蘊含于店鋪的經營,店內的藏品質素高而價不高,頗為實惠,有的定價甚至比端州當地還低,熟識張老師的人均稱贊其“為人聞融敦厚,做生意實心實意”。靜水深流,十年過去,如今的“云泓齋”已成為滬上探寶精品端硯的必到之所,有同趣者可往品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