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在古代美稱是什么
[ 發布時間:2017-07-13 11:09:22 | 作者: | 來源:中福古玩城 ]
在東周戰國時,國家分裂為好幾個小國,各國文字都略有不同,對筆的稱呼也不一樣:楚國稱“聿”,吳國稱“不律”,燕國稱“弗”,只有秦國稱做“筆”。秦始皇統一了列國,才在全國范圍內都稱做筆,一直沿用到現在。 可能是出于對毛筆的珍愛吧,歷代的文人雅士還為毛筆另起了一些別稱和雅號。 ①毛穎。穎,就是筆鋒。唐代大文豪韓愈作有《毛穎傳》。 ②毛錐子。五代史《史弘肇傳》:“安朝廷,定禍亂,直徑長槍大劍,若毛錐子安足用哉。” ③管城子。韓愈《毛穎傳》中說,“聚其族而加束縛寫,秦始皇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城,號管城子?!弊g成白話就是說把它同類(獸毛)聚集一起并縛扎起來,秦始皇叫蒙恬洗干凈,然后封在管城(毛管)里,所以叫管城子(也叫管城侯)。 ④墨曹都統。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征集:薛稷(唐著名書家)封筆為墨曹都統、黑水郡兼亳州刺史。 ⑤中書君。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書之故,后人遂別稱筆為管城子或中書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