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版《鑒寶》:文物身世力證主權!
[ 發布時間:2016-07-15 11:26:27 | 作者: | 來源:中國軍網? ]
“歷史孕育了真理;它能和時間抗衡,把遺聞舊事保存下來;它是往古的跡象,當代的鑒戒,后世的教訓?!碑斚?,編輯真的很想把這段話送給南海仲裁庭。
任誰都不能否認,時間即便能夠帶走生命,也會留下它存在的痕跡!
據了解,自20世紀以來,中國考古學家曾經多次對西沙、南沙群島進行考察,在島上發現了大量遺跡和遺物,證明了歷代中國人民曾經在南海諸島上長期生產、生活,中國人才是南海諸島真正的主人!
——編者
我們的文物:
寶物:西沙群島沉船遺物彰顯主權
在“海上絲綢之路”航線的必經之地西沙群島,湛藍的海水下散落著大量歷朝歷代的水下文化遺產。2015年,中國首艘水下考古船駛向了西沙群島。中國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表示,水下調查所到之處,如果有大量的中國歷史上的朝代的歷史遺存,都說明歷史上我們國家對某個島,某個航道擁有主權;水下考古確實是具有維護國家利益、彰顯國家主權并提供歷史物證的作用。
根據考證,出土文物中最多的是宋代的瓷器。瓷器主要是當時我國南方著名窯口制作的產品,大部分源自江西、福建和浙江。??
(附宋代瓷器特點,供大家鑒定賞析:從胎釉上看,宋南方窯系的胎質以白或淺灰白居多,龍泉窯青瓷翠綠瑩亮如梅子青青;景德鎮窯的青白瓷色質如玉、碧如湖水;哥窯的青瓷其釉面開出斷紋,如絲成網,美哉天成,是一種獨特的缺陷美;還有定窯瓷,其圖案工整,嚴謹清晰的印花讓人嘆為觀止;耀州窯瓷,其犀利瀟灑的刻花給人們以流動的韻律美。
宋朝瓷器有其鮮明特點: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品類繁多,器型多樣;釉色優美,以典雅含蓄,高貴樸實,有類玉的效果,以單色瓷為主(除鈞窯);裝飾方法有印花、畫花、刻花、剔花、貼花、鏤花等,圖案以花鳥蟲魚等為主,造型,色彩,紋樣追求完整、意境、氣韻。
鑒定技巧: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但有的釉層厚者,往往不再加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