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竭力對抗嚴冬,就不會感到春天的溫暖
[ 發布時間:2020-05-28 16:42:35 | 作者: | 來源:微信公眾號 ]
? ? ? ???1994年出生的吳怡穎是附屬市中醫醫院肺病科的一名護士,1月24日除夕夜,她與醫院另外兩名護士劉燕、盧文琪作為上海市第一批醫療隊隊員馳援武漢,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治工作。在武漢金銀潭醫院ICU(重癥監護室)工作1個月有余,她在日記里寫到:“最大的心愿,是一切回歸正常,摘掉口罩回家?!?/span>她積極樂觀的心態,為病區的陰霾添上了一抹亮色,相信待到春光燦爛時,此戰必勝!
? ? ? 為什么吳怡穎會選擇把最有意義的東西,放在最具特色的保庫?經她反復斟酌,把抗疫前線武漢萬豪酒店贈送的抗疫紀念相冊存放在中福保管箱保管庫1號,因為中福保庫符合“見證、守護、傳承”的特點。
不畏艱難??堅守崗位
? ? ? 除夕之夜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正當吳怡穎準備和家人去吃年夜飯時,她接到了單位的電話,通知她立即收拾行囊,兩小時后集合出發去武漢?!拔乙詾檫€有一段時間,沒想到這么快。”吳怡穎參加過多次醫療支援,這次23日報名,24日出發,時間上多少顯得有些倉促。原本計劃的團圓餐,變成了簡易的飛機餐。
? ? ? 急忙跑來醫院集合的吳怡穎連行李箱都來不及好好收拾。有同事想幫她整理行囊,她靦腆地說:“走得匆忙,箱子里面東西都是胡亂扔進去的,還是我自己來吧!”
? ? ? 1月25日凌晨1點30分,飛機降落在武漢機場。時間緊迫,她與隊員們經過短暫的集中培訓后,便要盡快熟悉當地情況進行交接。26日下午,吳怡穎接到夜班通知。這次她與同行的隊員將負責武漢金銀潭醫院三樓重癥監護室。彼時的金銀潭醫院是收治新冠肺炎病人數量最多的醫院。
? ? ? 1月28日夜間,她第一次進入病區執行任務。重癥監護室里27個病人,大多數都用上了無創呼吸機和監護儀,病情都較危重。吳怡穎負責照顧一個房間4個病人,3人意識清醒,但都無法自行解決大小便。醫院里沒有護工、保潔人員,重癥病人的生活護理全由她一人來完成。
? ? ? 為避免交叉感染,病區的中央空調全部關閉了,還要開窗通風。在武漢溫度將近冰點的夜里,她和同事堅守崗位?!皼]想到武漢的溫差這么大”,吳怡穎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護士服,非常后悔沒看一下天氣預報。為了減少防護服的損耗,她和隊員連續8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防護服里呼出的熱氣,在她坐下時全部跑出來,帶走大量的身體熱量,“第一個夜班下來,手都凍麻了,攤開手掌,五指通紅?!?/span>
? ? ? 面對困難,吳怡穎并沒有退縮,“我年齡最小,照顧的也是病區患者病情最輕的一組?!痹谒撠煹牟∪酥?,有的病人肺功能不好,氣喘氣促,用吸管喝水都做不到,她就用注射器慢慢地把水注入他的口中,一小杯水要喂上五六分鐘;有的病人嗜睡,年紀又大,她耐心地把食物掰成一小塊一小塊地放在老人嘴里,吃兩口再喂些水,一頓飯喂了一個半小時;有些病人不能下床解手,她就幫忙墊便盆,擦屁股,病人很不好意思,她卻笑說這沒什么;還有的病人已經跟她非常熟悉,通過和她聊天樹立起戰勝新冠肺炎的信心,雖然身體非常虛弱,還和她擊掌加油。
送別逝者 心情沉重
? ? ? 休息時,吳怡穎也會做一些外圍工作,比如幫助同事送餐。但2月20日,她在送餐時,聽到了一個令她意想不到的消息——17床的病人因救治無效去世了。她難以抑制情感,留下了眼淚,“我走的時候他還好好的,還能玩手機。前一天,他躺著一直舉著手,好像要握拳又沒勁。”靠近時,吳怡穎聽到了一聲細微的“加油”,她馬上回了一個“加油”,右手在胸前握緊成拳頭。
? ? “19床的病人剛來時,情緒并不好,一直在掙扎,輔助注射鎮定劑后,情況漸漸好轉。”因為戴著呼吸機不能說話,這位患者在紙上寫下心愿。
吳怡穎翻出之前折的小星星,衷心祝愿這些患者好起來。她所在的病區目前有三例遺體捐贈的患者。47歲的肖賢友是提出捐獻遺體的第三人。這位病人離開時,吳怡穎正值夜班。她給離世的患者做終末護理,將消完毒的遺體送出病房。從病房到走廊樓梯口只有50米,平時幾十秒的路程,這次卻足足走了8分鐘。走廊里擺著各種治療柜,推行要小心翼翼,所以走得很慢。“我們不能讓他的頭碰到任何東西,要讓他走得順順利利。”吳怡穎說。
? ? ? 行進的過程中,每位護士都會喊著:“老先生,一路走好!”吳怡穎說,這是一位護士姐姐教給她們的“儀式”,莊重而悲傷。沒有家屬送別,這是一場安靜的告別。吳怡穎說,等回到上海,她要讓家人補她一個團圓飯。但回家之前,她想游遍武漢、吃遍武漢,去看一看長江邊上的黃鶴樓。吳怡穎在日記中寫道:如果不是竭力對抗嚴冬,就不會感到春天的溫暖。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走出街頭,繁花與共!
心懷關愛??收獲成長
? ? ? 吳怡穎是1994年出生的上海囡囡,作為醫療隊中的小妹妹,這次突如其來的防疫任務讓她不得不盡快成長起來,與同組的護理老師共同開展護理工作,應對各種突發狀況。面對繁重的工作,她說,“我會盡我自己所能去幫助他們,專注于具體工作,每一次補液、每一次翻身、每一次喂水,每一次安撫,希望能讓他們更舒適一些”。
?剛到武漢,吳怡穎對新冠肺炎也很恐懼。從機場出發,到抵達武漢,“第一次看到人人戴著口罩?!比胱≠e館后,看到微信的幾十條留言都在給她加油?!耙粭l條回復,都是加油兩個字。”回復完,她的眼淚流下來,哭了10多分鐘后,才感覺輕松了許多。
?“很少離家這么遠,這么長時間?!眳氢f說,面對未知的疾病,也沒有特效藥,她和同事都有些莫名的恐懼。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她和同事有一段時間下了夜班常常睡不著覺。好在兩周之后,逐漸熟悉了環境,她和同事也有了自我調整的方法?!罢w的氛圍終于輕松起來。”吳怡穎的手機里,還拍了一段抖音,配文“我是這條gai最靚的仔?!?/span>
?在抗疫前線,援鄂醫療隊中的黨員同志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精神給了吳怡穎很大觸動,她希望向這些光榮的榜樣學習,時刻以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前不久,她與另外兩位同事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積極樂觀戰“疫”必勝
? 來到武漢抗疫前線已經一個月了,面對陌生的環境、繁重的任務、危重的患者,重重考驗并沒有擊倒我們的白衣天使,她們依舊是那么的樂觀開朗,用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每一天的挑戰。有時她們看著患者的病情每日加重而心情焦急,有時她們經過奮力搶救最終還是沒有戰勝死神,但她們都能迅速調整心態,投入到新的“戰斗”中。
? 元宵節時,為了給所有患者支持和鼓勵,醫護人員們都忙里偷閑錄了一段祝福視頻。吳怡穎因為是第一次去武漢,所以在祝福視頻里許下心愿,想“等武大櫻花爛漫,一起去吃豆皮、湯包、熱干面,豆絲、燒賣、糊湯粉”,視頻在東方衛視播出,她的樂觀精神感染了很多人,“希望所有關心我的人都能看到我的鏡頭,我在武漢一切好好的,不管多累,只要病人理解支持我們,就可以堅持下去!”經過努力救治,很多患者逐漸好轉、康復出院,他們寫下了感謝信,或是錄制祝福視頻,表達謝意,為醫護人員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吳怡穎的父親非常支持女兒主動報名去往前線,“她是一名護士,就該在這個時刻發揮專長,去鍛煉自己”。在他們的背后,還有許多人在默默支持著、關注著、一起戰斗著。上海中醫藥大學手拉手專項志愿服務志愿者得知吳怡穎十分掛念家中老人時,岳陽臨床醫學院2015級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宋時雨和護理學院2016級護理學專業的高曉妍與她結對,為獨居在家的外婆提供線上健康咨詢。關懷陪伴他們,共度這段戰“疫”時光,讓“逆行英雄”安心、暖心。
?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抗爭的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還有很多像吳怡穎這樣的白衣戰士在頑強作戰,他們樂觀堅強,滿懷希望,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重擔,相信待到春光燦爛,一切美好都會如約而至,戰“疫”必勝,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本人內容部分來源:華西都市報、中新網、附屬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