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阿、高更、達利等西方一線藝術家作品齊聚2016秋拍
[ 發布時間:2016-12-03 11:29:46 | 作者: | 來源:雅昌藝術網? ]
2016西泠秋拍 雷諾阿 《草地上的裸女》
把中國古典的現代山水畫家黃賓虹與法國印象派畫家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放在一起加以對比,大約會有點關公戰秦瓊的意味。畢竟時空有隔絕以及兩者藝術風格風馬牛不相及。
黃賓虹和雷諾阿,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縮影。上世紀初的中國,裸體藝術被認為有傷風化。1925年“裸體模特之爭”事件就是最好的佐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藝術界一直遵從傳統文化。黃賓虹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代表符號,60歲后還在悟山水墨法。他64歲時作的《湖山閑居圖》就是風格轉變之作。
“裸體模特之爭”事件進程中,藝術“海歸派”改變了中國畫壇格局,“裸”在中國也由意義走向了符號。雷諾阿、畢加索、高更、莫蘭迪等越來越多的西方大師作品為國人欣賞并追捧。
繼去年西泠拍賣重磅推出“中國首屆近現代西方大師作品專場”之后,將于12月16日至12月18日在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和浙江世界貿易中心同時舉槌的2016西泠秋拍,將繼續為藏家呈獻戈因、高更、達利等多位西方大師館藏級作品。其中包括雷諾阿晚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草地上的裸女》。
G20峰會之后,杭州再次舉辦重大的國際化展會——“西湖藝術博覽會”,吸引了100多家海內外畫廊和藝術機構,數千件原創藝術品,可謂是一場盛大的藝術聚會。而此次在2016西泠秋拍呈獻的西方藝術大師原作,都曾在“西湖藝術博覽會”展出,吸引了國內外藏家的高度關注。
2016西泠秋拍?黃賓虹?《湖山閑居圖》
雷諾阿力作《草地上的裸女》
大多數印象派畫家在風景畫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比如莫奈。雷諾阿則專注于人體的描繪。此次呈獻的雷諾阿布面油畫《草地上的裸女》,尺幅為28.5×51.8cm,為已知的最初版本?!恫莸厣系穆闩肥抢字Z阿晚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亦是印象派繪畫的重要名片,原作藏于法國奧賽美術館,此次最初版本的亮相國內拍場,可謂驚艷。
雷諾青年時期的阿巔峰之作《陽光中的裸女》,被譽為“印象派維納斯”,目前同樣由法國奧賽美術館珍藏。秋拍此幅《草地上的裸女》系出同源。作品流線型的輪廓將人體與周圍環境相融。人們在眨眼間將目之所見的印象存儲于腦海,卻往往不試圖參透光線舞蹈的姿態與軌跡。雷諾阿大膽的筆觸揭露了空間和光是如何巧妙地施加影響于人體之上的。
《草地上的裸女》來源于雷諾阿畫室,曾經過巴黎威爾斯頓畫廊和日本私人美術館舊藏。早在1918年,就被收錄于《皮耶爾?奧古斯特?雷諾阿作品集》,由雷諾阿工作室在巴黎出版。
印象派鼻祖之一 一生創作四千余幅人體油畫
雷諾阿一生創作了六千多幅油畫作品,其中有四千余幅是人體畫。代表作有《包廂》、《紅磨坊街的舞會》、《浴女》等,被譽為十九世紀法國印象畫派的鼻祖。
他曾說:“上帝最美的創造是人體。而我看來,是女性的身體?!崩字Z阿本人的畫也一直秉承著這句話,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描繪女性的人體魅力。從《大浴女》、《入浴者》到《陽光下的裸女》等等,他畫過的裸女可以說貫穿了他的一生。
事實上,他鐘愛刻畫的,是他身邊圍繞著的女人:可能是他的母親,妻子、保姆,或者是那些非常陽光的少女。這些裸露的女人與其說性感,其實更多是的溫暖與可愛。
在技法上,雷諾阿遵從了印象派的自然和寫實主義,同時還吸取了古典主義的典雅風格,追求人物表現的一種高貴感。而且,多將人物和戶外的自然景色融為一體,自然、生命和美在女性身體上得到了和諧統一,完全不會有“燈紅酒綠”的情色和撩人。所以,雷諾阿作品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印象派繪畫界堪稱獨樹一幟。
就算步入晚年,身體狀況變得極為糟糕,視線模糊,握力減退,但他還是要畫,畫他喜歡的裸女。對雷諾阿來說,這恐怕是最能治愈他的方式了。
高更、達利等西方一線藝術家作品齊聚
除了雷諾阿,此次西泠秋拍更有一批珍品引人矚目,蘊涵多幅近現代藝術大師杰作。
2016西泠秋拍 薩爾瓦多?達利 《無題》
高更的紙本素描《保羅?帕羅尼尼肖像》,于2001年出版在《高更作品精選集》中。畫面中“帕羅尼尼”是一幅側面的頭部特寫,人物的眼睛是半瞇著的;與之相反,背面的畫作“河堤”中有完全睜開的一只眼睛。虛構與象征在高更的其他畫作中也有體現。他善用單色調的平涂渲染氣氛,增添神秘感,也喜愛取特殊的標題,引發觀眾的聯想。
薩爾瓦多?達利是聞名于世的超現實主義大師。1960年作的《無題》,直接得自畫家本人?!稛o題》是一幅值得用放大鏡仔細欣賞的杰作。達利使用古老的蘸水筆,肆意運力線條:重垂的眼簾、纖細的發梢和螞蟻身下濃淡變化的微小陰影——放大鏡下觀察這些毫不猶疑的一筆運作,不得不驚嘆達利繪制細節的高超技藝。
另外,在今年西泠秋拍中,上拍的西方藝術作品還有雷諾阿的《風景》、揚?凡?戈因的《沙丘放牧》、雅克?路易?大衛的《睡女頭部習作》、威廉?阿道夫?布格羅的《海邊遐想》等。作為國際藝術品市場的主要標的物,它們始終是實力藏家的投資對象。百余年中,它們輾轉全世界多個藝術機構、多位不同身份的藏家懷抱,譜寫出一部動人的收藏藝術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