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創50條”-----上海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
[ 發布時間:2017-12-21 12:48:22 | 作者: | 來源:解放日報 ]
全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新高地孫佳音 |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上海文創“50條”)引發熱議,從主管單位到各級政府機關,從創意產業園區到行業龍頭企業,從國有文化事業單位到民營高科技公司,都形成了強烈共識——文化是城市建設的靈魂和根基,是提升城市吸引力、競爭力、影響力和軟實力的核心要素。他們分享了各自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并結合上海文創“50條”政策措施,提出了對未來發展的規劃和展望。 企業發力 從一家土生土長的張江創業企業,發展成網絡文學領域的領軍企業,閱文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吳文輝用企業發展的數字描述網絡內容產業的巨大潛力——讀者對正版網絡文化內容的支付意愿在大幅提升,去年閱文集團總營收增長59.1%,達到26億元。今年上半年,集團營收同比增長92.5%,達到19億元。 閱文集團扎根網絡內容產業,搭建了起點中文網、QQ閱讀等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旗下匯聚了600多萬名作家,他們的作品頻頻登上網絡文學排行榜。僅去年,集團就向作者發放稿酬近10億元。在閱文的培育下,優秀作品迸發出旺盛的生命力,平臺已出現突破十億元票房的改編電影?!吧虾J且黄膭撐滞?,上海文創‘50條’正如一場及時雨,文創行業將如雨后春筍,實現跨越性的發展?!眳俏妮x說。 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SMG)通過三年努力,使東方衛視收視排名從全國第七升至第二,實現了收視率翻番、廣告翻番的優異成績,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2017年最具影響力的頻道,涌現出了一大批SMG原創、上海風格、中國特色的優秀作品和媒體產品。接下來SMG將在堅持“內容為王”的前提下,緊跟主流文化導向、產業趨勢和技術風潮,探索推出新產品、新業務。 園區聚力 張江文創園區是全國首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包括閱文集團在內,盛大游戲、喜馬拉雅FM等平臺企業在這里成長壯大,園區還孵化出亮風臺、精靈天下、眾人科技等一批成長性企業。張江文化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韓露坦言,園區發展的秘訣來自定位的轉型——從園區管理機構變身文創產業服務供應商。 據介紹,張江文創園區改變“朝南坐”觀念,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園區主動跟蹤文創產業發展前沿,集聚眾創空間等各類資源,一批專精特創業企業破殼而出。正得益于強烈的服務意識,截至去年底,園區文化產業營收達到1378億元,預計今年仍將保持20%左右的增長。 從房地產企業轉型成為創意空間服務商的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市建立了16個園區,擁有產業孵化器共20個,已建設運營的孵化器面積達2萬平方米,有300多個在孵化項目。借助上海文創“50條”的發布契機,科房園區將著力發展3D打印和創業設計產業、VR、AR和動漫游戲產業、影視產業、演藝產業、智能制造和文化裝備產業、人工智能產業等四類文創產業,使更多優秀的中小企業脫穎而出,為上海文創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政府助力 文化是徐匯的獨特氣質和亮麗名片。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說:“文化是城區競爭力的核心,文創產業是增強城區文化活力的有效抓手?!毙靺R加快集聚內容創意產業,促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發揮徐匯科技創新和人工智能發展優勢,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VR技術、二次元、網絡劇等新業態涌現。徐匯還探索文化金融合作發展,設立了“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扶持文創項目超過180個,帶動社會投資超過15億元,企鵝影視、米哈游、夢響強音等創新型企業快速增長。 市文廣局局長于秀芬分享了上海去年在電影、演藝、藝術品、動漫游戲、網絡視聽等五大產業取得的累累碩果。她表示,接下來文廣局將著力構建四維服務體系,即構建培育市場主體服務體系、親商服務平臺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服務體系以及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務體系,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明確路徑、精準發力,圍繞企業需求,提供精準化、具體化服務,“在新的起點上把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向縱深”。本報記者?孫佳音 |
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F1中國大獎賽、國際田聯鉆石聯賽、上海時裝周……聚集了全球文娛、體育方面頂級賽事的上海天然蘊含著文創的基因。未來,上海將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建設全球動漫游戲原創中心,到2035年,上海將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近日,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文創50條”),成為上海文創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文創50條”提出,未來五年,上海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左右,基本建成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重鎮;到2030年,占比達到18%左右,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確定8大文創支柱產業
“文創50條”提出從8個產業領域打造“文創上?!?,包括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打造亞洲演藝之都、建設全球動漫游戲原創中心、鞏固國內網絡文化龍頭地位、深化國際創意設計高地建設、構建出版產業新格局、構建國際重要藝術品交易中心和加快實施文化裝備產業鏈布局。
12月15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介紹說,選擇這8個領域主要基于上海自身發展的基礎和上海產業發展的需求。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上海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總產出10433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已超過12%;產業增加值3395億元、同比增長8.2%。此外,上海電影票房位于全國城市第一,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已成為亞太地區極具影響力的重大影視文化活動。上海動漫游戲、網絡視聽、網絡文學產業總值位列全國第一、占全國總量一半。
同時,由于文化創意產業關聯性、輻射性、帶動性強的突出特點,又能為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服務。
翁鐵慧介紹,選擇創意設計產業,就是考慮其涵蓋的工業設計、建筑設計、時尚產業、軟件業等方面,對于上海市發展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有重大輻射帶動作用,是提升其他相關產業能級的重要支撐點。
“文創50條”中也強調,做強工業設計,倡導“大工業設計”理念。大力推進綠色設計發展,重點布局環同濟設計創意集聚區、8號橋等園區。提高創意設計產業整體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同濟創意設計學院院長婁永琪說,大工業設計其實就是產業設計,它涵蓋的范圍從只關注工業產品到關注整個產業的創新。以環同濟工業圈為例,目前年產值達到370億元,靠設計服務為主。接下來,環同濟工業圈將依靠設計帶動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創造新經濟,而設計在新的經濟里面貢獻率可以達到三分之一。未來,環同濟工業圈的產值有望實現從300億元到千億元的跨越,而設計帶來的生活方式變革將產生千億級、萬億級的市場機會。
為文創企業解決難點、堵點、痛點
翁鐵慧在發布會上談到,在此次“文創50條”產業政策制定中,特別強調政策可操作、目標能落地,真正促進產業發展。針對企業普遍反應強烈的“難點”、“堵點”、“痛點”,分別提出針對性解決辦法。
翁鐵慧介紹,針對企業普遍反應強烈的“難點”問題,比如在用地方面,本次“文創50條”明確提出,在符合城鄉規劃和建設規范、不影響相鄰關系以及嚴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鼓勵存量文化創意產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上海市規劃國土資源管理局副局長岑??翟诖鹩浾邌枙r進一步解釋了如何從土地方面支持文創企業,“一方面我們支持原權利人利用存量房屋和土地興辦文化創意產業,另一方面,也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和原權利人合作,興辦文創產業。同時,明確可以利用工業用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土地興辦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在符合城鄉規劃前提下,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不變更。”同時,在供地方式和用地成本方面給予文創企業支持。
針對部分產業在貿易便利化中遇到的“堵點”問題,如在藝術品交易領域中發現的問題,上海將探索試點延長藝術品暫時進口貨物通關單證有效期相關政策,聯動上海自貿試驗區“保稅倉儲”功能,提高藝術品通關、展示、交易的便利化水平。
針對制約不同產業類型企業跨越式發展的“痛點”問題,如在文化裝備領域中遇到的問題,上海確定將設備研發生產納入“上海首臺套政策”支持范圍,并支持將符合條件的文化裝備產品列入《上海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進行政府采購。
加大對文創中小企業扶植力度
發展文化創意需要激發各類企業的動力,文創中小企業就是其中最有活力的部分。
翁鐵慧介紹,“文創50條”在編制過程中,“注重以市場化指標為導向,著力轉變重‘國’輕‘民’觀念,努力聽取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呼聲與訴求;著力轉變‘不敢扶小、不敢扶初’的態度,將扶持重點從后期向初創階段前移,努力使政策真正能滿足企業需求,真正鼓勵和支持創新優質項目。”
“文創50條”中也明確開展文化創意領域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對經認定的文化創意企業,按照規定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對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8%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創意和設計費用,執行稅前150%加計扣除政策,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可按175%加計扣除等。
在發布會上,翁鐵慧強調,重點支持“專、精、特、新”中小文創企業發展,做厚文化創意產業的“高原”基礎。其中,對符合條件的小微文創企業,將落實稅費減免、社會保險費補貼等優惠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同時,著力在“高原上建高峰”,重點培育高能級的文創旗艦企業、有企業家精神的領軍人物和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創大師。
“文創50條”中的第39條明確提出提升政府服務文化創意企業水平。嚴格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應該下放的審批堅決下放,堅決取消不必要的審批、辦證規定,便利企業有效經營。
翁鐵慧也強調,“上海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甘當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主動跨前、千方百計為企業提供良好服務。同時,還將不斷研究文創新業態的特點,使政府支持扶植新業態發展的有關政策更貼肉?!?/span>
打造良好文創生態環境
打造良好的文化創意生態環境是文創產業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拔膭?0條”從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加強人才保障力度、健全服務保障體系三個方面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在環境建設方面,翁鐵慧提出,推進“放管服”改革,重點抓文化企業的金融環境建設。將重點打造總規模50億元的文化產業創新創業投資母基金和總規模100億元的眾源母基金。同時,抓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版權綜合服務體系及影視作品等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抓園區建設,計劃對已命名的128個上海文化創意園區進行重新梳理,為文創企業集聚搭建平臺。
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文創產業的難題?!拔膭?0條”中的第40條也要求,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查處快速反應機制,推進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三合一”審判機制,積極發揮上海知識產權法院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盜版網絡文學帶來的損失約114億元,是當年正版網絡文學市場收入的兩倍不止,盜版、抄襲等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極大地打擊了創作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整個網絡文學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閱文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吳文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面臨侵權成本更低、傳播渠道更多、盜版速度更快,侵權模式復雜、維權成本高、維權周期長的問題。‘文創50條’強調從法律層面完善產權保護機制,成為推進網絡文學‘正版化’的又一重大利好舉措?!?/span>
在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方面,翁鐵慧稱,對青年人才,把解決“海漂”文化人才安居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加大人才公寓、公租房保障力度;探索文創人才享受居住證積分加分等政策,鼓勵青年人才扎根上海。探索將文化創意產業重點專業納入非上海生源高校應屆畢業生進滬就業重點專業和緊缺專業目錄。
上海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余成斌提到,上海首席技師千人計劃、技能大師工作室項目,這兩個項目專門為文化創意領域優秀高技能人才開辟了申報、評審和資助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