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師到大師”高端藝術品品鑒會主題揭秘——“達摩真諦”、“筆筆生輝”、“紙上靈秀”
[ 發布時間:2016-12-29 11:33:38 | 作者: | 來源:中福古玩城? ]
?
2016年12月29日-2017年1月2日,由中福古玩城主辦,中華古玩網、恒吉祥食品協辦的?“從大師到大師”高端藝術品品鑒會,將在中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行,這次跨年活動是中福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年終歲末的壓軸大戲。?
與大師作品親密接觸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對參展的大師伉儷——“趙管風流”謝稚柳、陳佩秋。謝稚柳、陳佩秋的高名,如雷貫耳,斐聲藝壇久矣!然而,大部分藝術愛好者卻只能在拍賣會場上得見其真跡。比如,在剛剛落槌的中福拍賣2016秋拍現場,我們就見到了多幅由陳佩秋先生題跋,謝稚柳先生揮毫的墨寶。
達摩真諦筆筆生輝
“千古賢伉儷,同為詩畫人。當年管趙故,如今謝陳情?!?/span>”謝稚柳和陳佩秋均是現當代飲譽海內外的海派畫家,也是中國畫壇上著名的神仙眷侶。謝、陳二人在藝術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被人以元代大畫家趙孟頫及其夫人管道升喻之,可以說是恰如其分。
?
配圖:謝稚柳陳佩秋夫婦共同作畫
僅以繪畫藝術而論,二人無論人物、山水、花卉,或論重彩工筆、潑墨寫意,皆能入古出新,別具匠心。在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畫壇,他們旗鼓相當,并肩稱雄。繪事之外,二老又通曉畫史畫論,精於鑒古,時有高論發前人之未有。同時,他們又精通詩律,常在書畫聯璧之餘,歌賦唱和,文采風流嘉惠藝林。
?
配圖:參展作品《碧水遙山》
配圖:謝稚柳大師
謝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號壯暮翁,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長書法及古書畫的鑒定。
歷任中央大學教授、上海市文物保護委員會編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館顧問、中國美協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分會副主席、國家文物局全國古代書畫鑒定小組組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等。著有《敦煌石室記》、《敦煌藝術敘錄》、《水墨畫》等,編有《唐五代宋元名跡》等。
他是中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成就卓著的藝術與學術大師。早年畫風嚴謹,先從陳老蓮,后取法宋元諸家,設色明雅,用筆雋秀。1930年起與張大千相過往,敦煌考察后畫風又一變。晚年研究徐熙“落墨法”,墨彩相依,自成一格。
在書畫鑒定上,初與張珩齊名,世有“北張南謝”之說。后,謝稚柳、徐邦達和啟功三人齊名,時人多以“藝術鑒定”目謝,以“學術鑒定”目啟,以“技術鑒定”目徐。然鑒定之事非一偏可得全也。謝先生生平或得大千居士頗多也。
謝稚柳先生被稱為“江南才子”,有著傳統的文人氣質,其作品呈現出一派瀟灑出塵、醇厚清奇的氣象,那么陳佩秋先生則是將傳統與西方藝術融合的革新派,又使得她的作品更加活潑自然,饒有生趣,堪稱當代國畫藝術泰斗!在他們的畫作中,我們往往總能夠窺見中國畫的唐宋高古傳統,氣勢雄渾,意境幽遠。
配圖:年逾九旬的陳佩秋先生依舊精神矍鑠,筆力清麗剛健,極具大家風范
2016年恰逢陳佩秋先生95歲壽辰,此次中福古玩城推出“達摩真諦”、“筆筆生輝”——謝稚柳、陳佩秋藝術大家伉儷題材為主題的大師作品品鑒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達摩”坐鎮,青年唱戲。本次品鑒會中,主辦方還特邀諸位正處藝術創作巔峰的中青年書畫大師參展,他們就是尤以工筆花鳥見長的甘永川大師以及巾幗不讓須眉的鮑鶯大師,其參展作品將出現在“紙上靈秀”主題板塊。
? ??鮑鶯,1970年生于上海,1996年畢業于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國畫系。2006年調入上海中國畫院任畫師、創研室助理,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中青年藝術家沙龍成員。
配圖:甘永川大師作品《荷花》
甘永川,南京書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學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中國畫院青年藝術沙龍成員,國家二級美術師。2005“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十名金獎之一。尤擅工筆花鳥畫,觀其作品,從畫面上,仿佛描繪了一個唯美靜謐清新的“理想國”。2006年6月《秋塘清趣》入選中國美協主辦全國第六屆工筆畫大展,2007年9月《荷花系列八》獲中國美協主辦第二屆“齊白石獎”優秀獎。獲獎作品被江蘇省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