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在京驗收
[ 發布時間:2017-11-29 11:43:11 | 作者: | 來源:雅昌藝術網 ]
??????2017年11月28日,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展覽項目驗收評審工作在北京舉行。入選2017年展出季并已實施的展覽項目的美術館匯報了展覽實施和開展公共教育與推廣的情況,接受了專家小組的驗收。
截至目前,2017年展出季實際實施展覽項目25個,共計展出作品3445件(套),其中本館藏品2868件(套),1734件為入藏以來首次展出,占展出的本館藏品量的60.5%,吸引觀眾162.2萬人次。各館舉辦各種類型的公共教育活動383次,42.54萬人次參與到活動之中。有11個美術館結合項目開發了文化創意產品。今年,有18個項目除舉辦常規展覽之外,還已經開展或計劃開展巡展活動,巡展項目較往年大幅增加。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的成功舉辦讓廣大群眾分享到了美術發展成果,發揮了美術經典作品的社會價值;也帶動了美術館對藏品的收藏、梳理、研究和保護修復,促進了美術館專業建設;同時還帶動了社會各界對國家美術收藏的關注,使美術館的重要價值得到更廣泛的認可。
據了解,“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共吸引了全國66家各級各類美術館申報,經專家組的嚴格評審,并經文化部審核通過,共有28個項目入選《2017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目錄》。展覽內容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水彩畫、書法、篆刻、影像、民間美術等多種藝術門類??梢哉f,以館藏研究利用為核心,以展覽策劃、配套公共活動和傳播推廣等為手段,“展出季”品牌在這一年度的項目中得到了深化和豐富。從最初的僅僅是把自己的藏品拿出來,到開始對藏品做研究梳理,并以學術研究推動展覽展示、以公共文化教育活動配套展覽,同時在社會、觀眾中獲得更廣泛推廣,提升美術館自身影響力,進而又帶動新的精品入藏……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不僅讓國家美術典藏真正發揮引領文化發展、引領藝術創作以及文藝惠民的作用,同時也讓美術館自身的典藏、研究、展覽、推廣等流程產生聯動,培育了品牌價值、提升了學術品格。
“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是文化部自2012年以來著力打造的一個品牌項目,其活動形式是發動和倡導各美術館于每年8月至11月期間,集中推出一批各自舉辦的館藏精品展覽。該活動旨在充分展示國家美術收藏和學術研究取得的豐碩成果,加強對當代美術創作的引導,鼓勵國有美術館提升研究和收藏水平,全面提高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逐步推動美術館藏品固定陳列展覽制度。截至2017年,6年來國家累計投入資金近1700萬元,推出60家美術館館藏精品展覽150余個,展出藏品近1.8萬件(套),其中自入藏以來首次展出的作品約占60%,這就意味著,共有超過10700件(套)作品通過展出季活動在成為國家美術收藏后首次亮相,其中更有不少的作品是第一次與觀眾見面。展出季6年來觀眾總量約800萬人次,在全國美術館行業乃至社會各界產生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美術館作為美術界的重要窗口,肩負著收藏、研究、展示優秀美術作品和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使命。近年來,文化部高度重視美術館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引導推動全國各級各類美術館加強專業化建設,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其中,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可謂一大亮點。
從今年的入選項目來看,各家美術館繼續立足自身藏品,結合各自定位,加強學術策劃,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學術價值的展覽。其中既有國家重點美術館如中國美術館推出的“寶藏經典活化精神:中國美術館典藏經典陳列”、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江山如此多嬌——新時期中國美術的文心與詩意”、湖北美術館“美在民間——湖北美術館館藏工藝美術教育家張朗作品及文獻展”、浙江美術館“吾身通明——楊可揚藝術特展”、關山月美術館“關山月與他的時代——20世紀山水畫研究展”、江蘇省美術館“借古以開今——館藏明清繪畫專題展(人物·花鳥篇)”等,也有地市級美術館,如青島市美術館“問源和彩——現當代英國水彩和本土水彩的對話”等精彩展覽,更有區縣級美術館,如懷寧縣美術館“懷寧民間挑花”等入選,可謂涵蓋國家、省、市、縣四級美術館。除此之外,美術學院美術館、畫院美術館、名家紀念館等不同類型的美術館也在展出季期間組織了精彩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