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發起《國家寶藏》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六大國寶
[ 發布時間:2018-01-30 10:22:07 | 作者: | 來源:新浪收藏 ]
中國國寶何其多,國寶文物,讓歷史開口說活。最近央視《國家寶藏》一檔節目備受好評,中國九大博物館匯聚,紛紛獻上自己的館內珍藏的國寶。
在這些國寶中,網友們也發起投票,選出自己心中的六大國寶。
第六位,金鏤玉衣。金鏤玉衣在人們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除了小學教材上面對該文物有介紹外,一些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也對它有介紹。目前出土的金鏤玉衣不止一件,最出名的是西漢劉勝的這一件,片片玉石用金線連接,據統計劉勝的玉衣純金線足足有一千多克。
第五位,七重保函。發現于西安法門寺地宮。按照考古專家推斷,七重保函制作于唐朝時期,盒子重重疊放,每個盒子都非常精美,其中更精美的是內三層的寶盒,雕工更是美不勝收。
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七層中的舍利子。
第七層盒子是一座純金塔,里面放置一顆舍利子,這顆舍利子是釋迦摩尼的真身舍利。這對于佛教來說是最珍貴的無價之寶,它被排在第五位也有些低了。
第四位,元青花瓷。
這個“鬼谷子下山圖”陶瓷以2.3億人民幣被美國收藏家買走。青花瓷的偉大在國內似乎被低估了,然而在中東或是西歐是神級存在。在中國收藏市場上,元代青花瓷是最貴的,青花瓷的燒制在唐朝初現端倪,在宋朝得到發展,但是是在元朝達到頂峰。
在唐宋時期,陶瓷屬于軟瓷,疏松易碎,強度低,瓷胎的顏色也不夠白。青花瓷屬于硬瓷,強度高,采用高嶺土燒制,因富含大量三氧化二鋁而呈現純白特色?,F在元代青花瓷大多在中東或是歐洲出現,因為青花瓷在元代中國人還不是很喜歡,但是國外卻大受歡迎,青花瓷大量出口。
第三位,曾侯乙青銅尊盤。青銅器里我們已經很遙遠了,在冶煉技術有限的朝代,古人利用無限的技術將有限材質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青銅時代的許多東西,在當時材質有限的情況下體現出超前的技術。不單單是這個精美的尊盤,司母戊大方鼎、散氏盤這些無價之寶,值得我們為文化而驕傲。
第二位,曾侯乙編鐘。曾侯乙編鐘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中外學者皆稱它為稀世珍寶。通過這件文物,我們能想象出古人的音樂造詣,比鋼琴、小提琴這樣的樂器要早好多年。
第一位,越王勾踐劍。帝王之劍,千年不腐。它不但代表著超高的青銅鍛造工藝,還代表著一種帝王精神,臥薪嘗膽,東山再起,它代表著中國古代一段了不起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