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后的非凡相遇——提香與魯本斯油畫作品合璧展首次登陸中國
[ 發布時間:2016-06-20 17:15:48 | 作者: | 來源:雅昌藝術網 ]
一個被譽為群星中的太陽的畫家,一個把世界各地當作自己故鄉的畫家,四百年后非凡相遇。他們的油畫作品合璧展首次登陸中國,他們就是提香與魯本斯。2016年6月18日下午,歐洲油畫經典《提香與魯本斯作品展》在全山石藝術中心開幕,七幅西方經典原作驚艷亮相,展覽將持續至9月11日。這七件原作中有兩件是提香的、五件是魯本斯的,其中一件《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因由魯本斯親手繪制而彌足珍貴(因訂件太多,魯本斯的多件作品都由集體完成)。展覽通過原作之力和用心編排,一是溯源,二則清流,讓觀眾既可最直接地“觀看”油畫藝術最本源的魅力,又可親身感受“傳承”應有的途徑。
?????全國政協常委、著名油畫家靳尚誼,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著名油畫家詹建俊,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從歐洲遠道而來的克勞奧蒂,丹尼爾,費德瑞,茜拉,亞歷山大,中意文化交流中心會長丘劍中,杭州市政協主席葉明,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辦公廳主任王曉峰,浙江省文化廳廳長金興盛,杭州市副市長陳紅英等領導和嘉賓蒞臨開幕式現場。?
這次畫展推出了兩位大師的重要作品,有提香的《戴安娜與阿克泰翁》、《馬爾卡托尼奧·莫羅西尼肖像》;有魯本斯早年在意大利學習期的作品《圣·杰羅姆》和創作轉型期的《紳士肖像》、也有他鼎盛時期的代表作《瑪麗·德·美第奇抵達馬賽》、《費萊蒙和鮑西絲在暴風雨過后》以及魯本斯晚年作品《阿塔蘭特與麥萊亞戈》。把這兩位大師的作品放在一起展出,不僅能從中看到他們的藝術造詣,更能領悟到在發揮西方油畫本體語言的探索中,繼承與發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香(1477左右-1576)是“西方油畫之父”, 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派最偉大的畫家。在他漫長的一生中獲得無數的成功和無盡的榮耀。他是不斷探索,不斷自我更新的油畫家的典范,特別是對油畫本體語言中色彩和空間探索的貢獻,對世界油畫的發展起過史無前例的重要作用。他把西方傳統油畫從注重外輪廓的精細轉化為注重用色塊塑造形象和用光所形成的三維空間。他那絢麗、飽和、粗放的色塊,以及大膽、揮灑的筆觸運用,使觀賞者不需靠近畫面觀看,只需在一定距離的遠處就能收到更好的視覺效果,形成了人們在觀賞油畫時,“油畫要退遠看”的理念。這就是提香開創的油畫語言的奧秘。它影響歐洲幾代重要油畫家,魯本斯就是其中一個。
魯本斯(1577-1640)是西方油畫另一發祥地佛蘭德斯畫派最重要的畫家。他向意大利學習油畫,在那里呆了八年之久,其中提香對他的影響尤為直接。他臨摹提香作品,提香油畫色彩語言的運用,使他在油畫塑造上獲得新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