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扇面 腕底清風
[ 發布時間:2016-06-13 11:40:19 | 作者: | 來源:中福古玩城 ]
?
? 扇于中國古代便有“圓輕”、“箑”、“搖風”等雅稱。但是時所謂扇者乃團扇,多仕女所用。至于折扇則傳自扶桑,北宋時傳入中國,乃有“搊扇”之稱。通過對于扇骨形式上細節的改變,賦予其不同的意義,使得男性用扇的形式和種類變得多樣化。
明代時,折扇更是成為文人手中的把玩之物,暮春時節,薰風拂面。或獨處,或喚上三五好友,圍坐揀扇,品味扇面上書畫筆墨、文人題詠、金石印章給觀者帶來的“三絕”、“四全”的藝術享受,實為一大賞心樂事。并且,不同于立軸手卷,其便于攜帶性,使得扇子成為了移動的藝術品宣傳平臺。而扇骨本身使用的各類竹木牙玉等材料,也使扇骨本身耐人把玩設計,并隨著竹刻技術在明清時代的成熟,也出現了諸多竹刻名家。與扇面本身的繪畫交相呼應,終于在民國這個名家輩出的年代,集其大成,一時蔚為壯觀。
雖然藏扇、賞扇長久來為一件雅事,但繪扇卻是一件困難的工作。不同于宋代團扇的繪制,折扇由于其上寬下窄的特殊形狀,使得對于扇面的經營位置尤見畫家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