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開幕 滬上“東岸”藝術進行時
[ 發布時間:2017-10-16 14:09:36 | 作者: | 來源:雅昌藝術網 ]
?????? 10月15日,由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員會主辦,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17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以下簡稱藝術季)正式對公眾開放。本屆藝術季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由一個大型的主展覽、8個實踐案例展、6個聯合展組成,展覽期間,100多場SUSAS(空間藝術季)學院活動將依次進行。
本次藝術季的主場地位于上海浦東民生碼頭筒倉,它標志著上?!皷|岸”的藝術發展進入新階段。值得一提的是,這座高達48米的筒倉,曾是亞洲最大的糧倉,而由于歷史原因,多年廢棄不用,沉寂多時。此次,經建筑師柳亦春的改造下,筒倉不但重回公眾視野,同時賦予了藝術的魅力。柳亦春稱,8萬噸筒倉是在“改造性再利用”原則下的一次積極嘗試,如何利用好巨大而封閉的筒,令其既保持原有外觀,又能體現建筑已被賦予新的內容,是改造期間最大的挑戰。
“連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來的公共空間”
本屆藝術季的主展覽由斯坦法諾·博埃里、李翔寧、方振寧共同擔任主策展人,展覽由四大主題展和12個特展組成,共吸引了近200多位設計師、藝術家、建筑師等一同參與,作品數量超過200個。四大主題展分布于8萬噸筒倉、257庫,及周邊開放空間,展覽的四大主題分別是“T-Topology/公共空間形態”、“H-Heterogeneity/社區文化多樣”、“I-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連接”、“S-Shanghai Urban Sample/上海都市范本”,四大主題的英文首字母組合生成“this”,指向主展覽的主題“連接thisCONNECTION”。在布局設計上,主要的大型作品集中在筒倉一樓。據悉,每個筒倉下方大約有100平方米空間,用于陳列1至2位藝術家的作品。
???實踐案例展
本屆藝術節的實踐案例展選取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空間,從建設發展實際出發,通過策展與市民文化活動等多種方式,展示城市空間公共藝術改造方案及實施效果。本次8個實踐案例展包括三大類型:一、濱水等城市公共空間復興;二、社區空間營造和更新;三、歷史風貌的保護和重塑。
?聯合展
聯合展是社會團體自發組織開展的與空間藝術季主題相關的公共藝術展和群眾文化活動,側重公共藝術方面,是空間藝術季文化藝術方面的補充,旨在豐富各類公眾文化活動。
本次6個聯合展分別是2017首屆中國城市公共藝術展、“青年傾向”第五屆全國大學生公共視覺優秀作品雙年展、陸家嘴濱江金融城公共景觀裝置展、“城市之光,周而復始”國際高等藝術學院公共視覺藝術交流展、2017“渡·愛”外灘藝術計劃和臨港新城與公共空間的未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