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公布2018年特展及赴境外展覽計劃
[ 發布時間:2018-01-12 21:14:22 | 作者: | 來源:雅昌藝術網? ]
2018年1月10日晚,借由展覽“典雅與狂歡:來自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在上海博物館開幕之際,上海博物館正式公布2018年特展及赴境外展覽計劃。
據悉,2018年,除了10個常設展廳的中國古代文物精品之外,上海博物館還將為大家奉上以下精心策劃的特別展覽。
2018年度上海博物館特別展覽計劃
1.? 典雅與狂歡:來自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
展覽日期:2018年1月11日—4月8日(1月10日開幕)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一樓大廳
著名的世界遺產雅典衛城坐落于阿提卡一座海拔157 米的石灰巖山崗上。如果說古希臘文化的中心在雅典,那么衛城則是雅典的中心。
本次展覽選取了兩件來自希臘雅典衛城博物館的珍寶??评裣?公元前520—前510年),高1.15米,由大理石制成??评裣裨佑陟o,藝術家通過“古風式微笑”以及許多故意而為之的“不對稱”等細節,賦予了雕像生命力、自然態、運動感和獨特性,充分展現了雅典女性的典雅之美。
舞樂圖瓶畫器蓋(公元前350—前325年)展示的場景與狄俄尼索斯崇拜(酒神崇拜)密切相關。這件紅繪法制作的器物是“萊卡尼斯”的蓋子。“萊卡尼斯”是一種帶有兩個把手的淺底容器,可存放女性的化妝品和珠寶,它往往被作為結婚禮物贈予新人。器蓋上描繪了酒神手持杖頂綴著松果球的酒神杖,與隨從厄洛斯(小愛神)、酒神狂女和薩堤洛斯(半羊人)一起奏樂汲酒,縱情歌舞。在器物完成燒制后,表面還曾著有白色、藍色和金色,更顯華美。
2、心靈的風景: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8年4月27日—8月5日(4月26日開幕)
展覽地點:第二展廳
托馬斯·吉爾丁 《切爾西的白色小屋》? 1800年 紙本水彩
英國泰特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位于倫敦的米爾班克(Millbank),是一座典藏在建筑里的英國藝術史,也是英國泰特四座美術館最早的展館,于1897年由亨利?泰特爵士創立,起初主要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贈送給國家的十九世紀英國繪畫和雕塑,以及一些從國家美術館轉移而來的繪畫。當代的藝術收藏品現在也已被該館列入了收藏范圍。如今,泰特不列顛美術館以收藏和展示十五世紀迄今的英國繪畫和各國現代藝術著稱,其收藏的透納作品,基本可算是世界上最完整的。
英國風景繪畫是十八世紀中期至十九世紀中后期英國美術流派之一,其歷史長達三百多年。起初,風景繪畫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在肖像畫中充當背景,且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一些荷蘭風景畫家的啟迪。真正使英國風景繪畫擺脫荷蘭、法國或意大利繪畫影響而走上自己獨立道路的人是康斯太勃爾和透納。到了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藝術仍然在不斷創新,如今其依然被視為對英國視覺藝術做出了最大的貢獻。此次泰特不列顛美術館從館內繪畫收藏中精心挑選出70余件作品,分五個部分,將集中向觀眾展示十八、十九世紀的一些知名風景畫家(如庚斯博羅、透納、康斯太勃爾、吉爾丁、科曾斯父子等)、拉斐爾前派(約翰?埃弗里特?米萊斯)和印象派畫家,另外還有一些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先鋒現代主義畫家的作品(如保羅·納什、萊昂·科索夫、理查德·朗等),以期全面展示十八至二十世紀英國風景繪畫發展歷程。
3、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1865-1945(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8年9月底10月初至2019年1月初(暫定)
展覽地點:第二展廳
愛德華·霍珀 《夜游者》 1942年 布面油畫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
在1865到1945這八十年的時間里,美國完成了從一個農業社會向一個工業化國家的轉變。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里,美國經歷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南北戰爭和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然而,伴隨著該時期里的國家擴張和科技發展,藝術也得到了空前的繁榮。藝術家們在反思,同時還在影響著人們對美國當代社會的認知。本展覽以該主題為線索,以時間為序,集中展示了一批出自美國最著名藝術大師們的約八十件經典繪畫和紙本畫作品。展品全部選自芝加哥藝術學院博物館以及泰瑞美國藝術基金會的重要收藏。該展覽講述了在這一動蕩不堪的時代里,美國藝術如何由諸多途徑,通過與那些改變了我們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方式因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的互動,從而完成了向當代風格的轉變。
4、千文萬華:中國歷代漆器藝術展(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8年11月16日—2019年2月24日(11月15日開幕)(暫定)
展覽地點:第一展廳
元代 剔紅東籬采菊原盒圖
中國是漆器的發源地,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有漆器出土。漆器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貢獻,其品類之多、工藝之精、用途之廣是中國古代器物中的鴻篇巨作。戰國至秦漢是中國漆器史上第一個高峰,此時的禮儀、生活、喪葬用品,都可以用漆器制作,全國各地墓葬中出土的彩繪漆器成千上萬。宋元明清時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此時制作的漆器品種繁多,數量可觀,而且以藝術品居多,出現了千文萬華的局面。
展覽擬選取上海博物館藏歷代漆器200余件,并借展若干重要漆器珍品,分門別類加以展示。其中有素髹漆器,彩繪漆器,雕漆(包括剔紅、剔黑、剔彩、剔犀等品種),螺鈿鑲嵌漆器,戧金、描金漆器,建漆等等,年代從戰國至近世。絕大多數展品是從未面世的珍藏。
5、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暫定名)
展覽日期:2018年12月7日—2019年3月10日(12月6日開幕)
展覽地點: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
明 董其昌《青弁圖》局部?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元明以降,杰出的書畫藝術家董其昌(1555—1636)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洞察畫壇時弊,及時明智地提出畫分“南北宗”的畫學審美觀,并以創作實踐充分印證了其理論,所達文化性高度,足以與元四家及唐宋各大家相媲美,無可爭議地載入了中國杰出文人畫家的史冊,亦是文人畫理論史上的又一個高峰。董其昌“筆墨論”的提出,翻開了文人畫史的新篇章,造就其于畫史上集其大成、自出機軸、承上啟下的重大歷史性意義。其后,清四高僧、四王吳惲、金陵畫派、新安畫派,乃至晚清近三百年的畫壇,大都在其理論影響之下而成就,形成了一個群體性的文人畫創作高潮。
本展以上博館藏為主,同時向海內外機構商借相關重要作品。該展將由董其昌各階段重要代表書畫、曾經董其昌及其友人鑒藏并對其理論和實踐產生影響的古書畫代表作、對董其昌創作與理論產生影響的同時代書畫家作品和涉及董其昌書畫真偽的相關作品等各部分組成。展覽旨在呈現藝術性、經典性與學術性的高度統一,期望于系統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與意義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與此同時,2018年上海博物館也將向美國、法國、俄羅斯輸出三個重磅級展覽:
1、吉金鑒古:皇室與文人的青銅器收藏
展覽日期:2018.2.25-5.13
展覽地點:美國芝加哥藝術館
西周晚期 齊侯匜
本展覽為上海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芝加哥藝術館三方合作舉辦的對等交流展。上博共計30件古代青銅器和1件清代繪畫赴美展出,其中史頌鼎、魯侯簋、齊侯匜等均為國家級重要文物。青銅器是中國古代文化中最為尊貴的禮器,后來成為歷代帝王、貴族、文人所喜愛的收藏品,是中國文化世代傳承的標志物。展覽將通過曾入藏宮廷、曾受古代文人鑒賞的各時期青銅器來展現中國悠久的青銅文化。
2、中國芳香:中國古代香文化
展覽日期:2018.3.9-8.26
展覽地點:法國巴黎池努奇博物館
明 陳洪綬 斜倚熏籠圖軸
本展覽由上海博物館與法國巴黎池努奇博物館共同策劃與主辦。選取法國和歐洲觀眾所熟知的“香”為切入點,以時間軸作為展線,通過91組姿態各異、材質多樣的香具,結合“香”為主題的繪畫和書法作品來展現“中國香”。香是中國雅文化中的代表,也是目前收藏界的熱點之一,但西方觀眾卻所知甚少卻能引起共鳴與興趣,因此本展覽具有很強的普及意義和故事性,充分表達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動性。法國巴黎池努奇博物館為巴黎博物館聯盟成員,是較早與上海博物館進行合作的歐洲博物館之一。2013年,上海博物館曾在該館舉辦“海上畫派”展。
3、上海博物館藏明代藝術珍品展
展覽日期:2018.4.16-7.25
展覽地點: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
明 彩色釉陶儀仗俑隊一套 共66件
本展覽精選明朝家具、文房用品、繪畫、緙絲、景德鎮瓷器、漆器、出土珠寶首飾、陪葬俑等各類文物83組156件,通過文人書房、崇古生活、明瓷薈萃和古墓遺珍四個板塊全面介紹和展示古代明人的日常生活、審美意趣、喪葬習俗以及明代高超的手工藝技術。展覽將重建明代文人書房的真實場景,同時還將展出一組由66件出土陶俑組成的“儀仗隊”。本展覽將為俄羅斯觀眾帶去中國古代文化的精粹,加強“一帶一路”國家間的文化交流。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為俄羅斯最為重要的國家級藝術收藏機構之一,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和俄羅斯的國家象征。2012年、2015年分別在上海博物館舉辦“寶光璀璨——法貝熱珠寶藝術展”、“盛世威儀——俄羅斯皇家軍械珍藏展”。